三葉羅茨鼓風機的大修通常針對影響核心性能、安全運行或部件嚴重損壞的問題。當出現以下情況時,需及時進行大修以避免故障擴大:
一、機械部件嚴重損壞
葉輪磨損或變形
現象:葉輪表面出現明顯溝槽、裂紋,或因碰撞導致變形,運行時發出金屬摩擦聲。
原因:長期高負荷運行、介質中含顆粒物、葉輪與機殼間隙過小。
大修措施:拆解葉輪進行補焊、打磨或更換,重新調整葉輪與機殼、葉輪之間的間隙(正常間隙約 0.2-0.4mm)。
軸承失效
現象:軸承溫度超過 90℃,運行時出現周期性異響,軸向 / 徑向跳動量超過 0.1mm。
原因:潤滑不足、軸承進水或雜質、長期過載導致疲勞磨損。
大修措施:更換軸承,檢查軸承座磨損情況,必要時研磨或更換軸承座,重新校準同軸度。
齒輪箱故障
現象:齒輪嚙合異響明顯,潤滑油中出現金屬碎屑,齒輪側隙超過 0.3mm(標準值 0.1-0.2mm)。
原因:齒輪潤滑不良、齒面磨損或點蝕、齒輪軸變形。
大修措施:更換磨損齒輪,檢查齒輪軸垂直度,清洗齒輪箱并更換潤滑油,調整齒輪嚙合間隙。
二、三葉羅茨鼓風機振動與噪音異常
劇烈振動
現象:振動幅值超過 11.2mm/s(ISO 標準限值),機殼或底座出現松動。
原因:轉子動平衡失效、軸承損壞、地腳螺栓松動、風機與管道共振。
大修措施:對轉子進行動平衡校正,緊固地腳螺栓,檢查管道支撐是否合理,必要時更換轉子組件。
異常噪音
現象:出現尖銳的摩擦聲或撞擊聲,可能伴隨風量波動。
原因:葉輪與機殼 / 墻板摩擦、齒輪嚙合不良、密封件老化卡滯。
大修措施:拆解檢查摩擦部位,修復或更換受損部件,調整間隙,更換密封件(如迷宮密封、填料密封)。
三、三葉羅茨鼓風機性能顯著下降
風量 / 壓力不足
現象:額定工況下風量低于設計值的 80%,或壓力無法達到額定值。
原因:葉輪間隙過大(超過 0.5mm)、密封件失效、管道泄漏。
大修措施:測量葉輪與各部件間隙,通過研磨墻板、更換葉輪或調整墊片來恢復間隙,更換軸封和殼體密封件。
能耗驟增
現象:電流超過額定值 15% 以上,電機過熱(溫度>75℃)。
原因:葉輪卡滯、軸承抱死、齒輪箱阻力增大。
大修措施:拆解清除卡滯物,更換損壞的軸承或齒輪,檢查電機與風機的同軸度(偏差應<0.05mm)。
四、三葉羅茨鼓風機溫度與潤滑系統故障
軸承 / 機體溫度過高
現象:軸承溫度持續>95℃,機殼表面溫度>80℃。
原因:潤滑油脂變質、油路堵塞、軸承游隙過小、冷卻系統失效。
大修措施:清洗潤滑系統,更換潤滑油(如鋰基脂 NLGI 2 級),疏通油路,檢查冷卻風扇或水冷管道是否堵塞。
潤滑系統失效
現象:潤滑油乳化、發黑,油位異常下降,油泵壓力<0.1MPa(正常 0.2-0.3MPa)。
原因:油品污染、油泵磨損、油路泄漏。
大修措施:更換全部潤滑油,清洗油箱和油路,檢修或更換油泵,修復泄漏點。
五、三葉羅茨鼓風機密封系統嚴重泄漏
軸封泄漏
現象:葉輪側或齒輪側軸封處漏氣明顯,導致風量損失或介質外泄。
原因:填料密封磨損、機械密封件老化、軸套表面劃傷。
大修措施:更換填料或機械密封組件,研磨或更換軸套,調整軸封壓蓋松緊度。
殼體結合面泄漏
現象:機殼與墻板、齒輪箱與機體結合處滲油或漏氣。
原因:密封墊片老化、結合面變形、螺栓松動。
大修措施:更換密封墊片(如耐油橡膠墊),研磨結合面,按對角線順序緊固螺栓(扭矩需符合廠家標準)。
六、其他需大修的場景
長期停運后重啟異常:如葉輪生銹卡滯、密封件硬化失效,需全面拆解保養。
介質特性變化導致的損壞:如輸送腐蝕性氣體后葉輪腐蝕,需更換防腐涂層或不銹鋼部件。
達到預定大修周期:通常建議每運行 8000-10000 小時進行一次預防性大修,避免隱性故障積累。
大修注意事項
大修前需記錄設備運行參數(如間隙、振動值),以便檢修后對比。
關鍵部件(如葉輪、齒輪)需由專業廠家檢測或更換,避免非標準件影響精度。
大修后需進行空載試運行(30 分鐘)和帶載測試(2 小時),確認振動、溫度、噪音符合標準后再投入使用。
通過及時識別上述故障并實施大修,可適當延長三葉羅茨鼓風機的使用壽命,避免因小故障演變為整機損壞的風險。
下一篇:夏季雨天如何使用三葉羅茨鼓風機